《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11月15日下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南宁举行《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高铁经济带发展“十三五”规划》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处长温秀坤从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过程、框架和主要内容、规划实施的主要考虑等多方面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解读。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纲要中,都突出强调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把“县域经济”纳入了国家宏观经济建设部署的范畴。
2015年下半年,我区启动了《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组在调研和总结全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和经验、学习借鉴外地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新常态下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并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思路,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征询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最终完成了《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区第一个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进一步理清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凝聚发展力量和信心,实实在在推动我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一个专项规划的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一)《规划》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广西实际提出了“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规划》在指导思想上,把贯彻中央精神与谋划全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放到全国发展大局和全区发展大局中来考量和谋划,同时结合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实施县域经济重点突破战略,以推进我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基本原则上,《规划》既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又强调了“坚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原则和“坚持差异发展、分类指导”原则,更加贴近县域实际,更好指导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发展目标上,《规划》提出力争“十三五”时期全区县域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8万亿元,占全区经济产值比重超过60%以上,县域经济实力大幅提高,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规划》提出实施“八大突破工程”的战略重点。
针对我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结合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结构性改革,按照我区“两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和“三大定位”新使命的要求,提出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三产融合突破工程、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突破工程、特色品牌突破工程、基础设施和城镇化突破工程、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突破工程、精准扶贫突破工程、生态文明突破工程,在这八个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效,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规划》提出“三区八带”新格局。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类功能区县域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同时,按照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我区县域的区位分布、资源特色和发展基础,构建我区县域经济“三区八带”发展新格局。
县域经济三大发展区域:一是北部湾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二是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三是左右江革命老区县域经济发展区域。
县域经济发展八大特色产业带:一是环首府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带,二是钦北防沿海临港经济产业带,三是沿边口岸贸易和特色旅游产业带,四是右江河谷生态铝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五是桂西国际长寿养生产业带,六是南来柳贵(南宁、来宾、柳州、贵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七是桂东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带,八是桂东北生态经济和旅游产业带。
这“三区八带”是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各个区域的特色资源优势来划分的,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为各个县域发展明确了定位和方向。
(四)《规划》对11个重要方面进行了具体谋划和部署: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结合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对县域内的交通、能源、水利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推进,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硬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2.现代农业方面,继续优化农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提出扩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效应、培育高铁沿线现代农业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新思路、新要求。
3.新型工业化方面,结合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工程”,提出打造特色产业群和产业集群、着力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主导优势产业、抓好产业支撑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4.现代服务业方面,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提出全面发展县域旅游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5.《规划》专门用一个章节提出“创新发展‘互联网+’新业态”。这是以往的规划中所没有的,表明了“互联网+县域经济”的特殊重要性,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在这部分,对“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提升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发展县域电子商务”等作了具体的谋划和部署。
6.对外开放方面,提出提高县域经济开放层次,创新县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引导县域经济以发展方向和产业链上的密切联系为基础,探索跨地市县抱团发展模式,创建一批跨县、跨省、跨境县域经济合作区和产业聚集合作带,打造新的开放合作平台。
7.县域城镇化方面,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提出加快创建一批重点镇和特色小镇、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等新理念新要求,具体落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城镇化突破工程。
8.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等要求。
9.脱贫攻坚方面,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认真实施“八个一批”和“十大行动”,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
10.推动县域治理改革创新方面,提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要求。在加快推进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逐步面向全区开展创建“县域发展和综合治理试验区”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期探索县域改革发展和治理的新途径。
11.组织实施保障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联动、实施分类指导、强化激励约束等措施。特别是在“强化激励约束”上,提出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全区111个县(市、区)分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三大类进行分类考核。
三、规划实施的主要考虑
本专项规划总体上注重与国家、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重大政策”相衔接,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相衔接,同时与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突出重点,突出特色,体现了《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这个《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自治区政府已于10月21日印发这个规划,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规划实施,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同时,也希望媒体朋友多关注、多报道、多宣传县域经济发展成果,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把县域经济发展推上更高水平。(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