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柳南动态

《广西法治日报》关注:跨越物种的“生命接力”——解码柳南警方生态警务的守护方程式

来源:精彩柳南  |    2025-04-18 08:36    |   作者:

4月17日,《广西法治日报》刊发《跨越物种的“生命接力”——解码柳南警方生态警务的守护方程式》。报道了柳南警方创新打造"秒级响应+全民共治+专业闭环"生态警务模式,2024年已成功救助23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3%线索来自群众报警,通过警民联动构筑起工业城区的生态保护屏障。

2025年4月17日广西法治日报第5版


全文如下:

暮色中,柳州市公安局河西派出所辅警韦王强怀揣受伤的红耳鹎冲向警车;深夜里,五里卡派出所民警刘洪波为灰林鸮幼崽搭建临时庇护所;烈日下,五里卡派出所辅警黄金龙用外套裹住受伤的黑翅长脚鹬疾驰送医……

在柳州工业重镇柳南区,一场场跨越物种的“生命接力”悄然上演。2024年,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累计救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3只,其中83%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主动报警。数据背后,是一套融合速度、温度与专业度的生态警务守护方程式。



“秒级响应链”与时间竞速

“每快一秒,生机就多一分。”去年12月16日,河西派出所辅警韦王强在龙屯二区接到群众报警,从发现一只翅膀渗血的红耳鹎到将其安全移交动物园,仅用时30分钟。这得益于柳南警方打造的“三级响应机制”:一级网格员(社区群众)即时上报、二级巡逻警力5分钟到场、三级专业救护通道(警方、动物园)15分钟开启。

一只黑翅鸢在柳邕路获救时,民警通过百度识图功能,快速锁定其保护等级,同步联动柳州市动物园开启救治绿色通道,全程压缩至1小时。

五里卡派出所民警覃周旺用纸箱为脱水鹊鸲幼崽创造微生态环境,“我们虽然不是专业兽医,但必须成为合格的困境野生动物救助‘第一响应人’。”



“全民守护网”护生态安全

去年5月15日,柳南区太阳村镇4名小学生手捧猫头鹰走进太阳村派出所的画面温暖全城。这背后是柳南公安分局“浸润式普法”的成果。在辖区学校开设“生态微课堂”,用“一只画眉鸟的回家路”情景剧教会孩子科学救助野生动物;联合社区制作《野生动物救助指南》动画短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林业、动物保护协会相关账号;建立“警校家”联动机制,将学生救助野生动物的行为纳入“平安校园”积分……柳南警方将生态保护融入日常警务中,激发全民守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如今,顺丰快递员符先生能精准识别黑翅鸢,退休教师杨先生深夜发现灰林鸮会立即报警,长龙村村民主动上交误捕的画眉鸟……去年,柳州市民自主参与救助野生动物情况明显增多,形成“发现即报、遇险即救”的共治格局。



“专业守护环”为生命接力

今年3月30日深夜,五里卡派出所民警刘洪波为了确认灰林鸮品种,与动物园专家视频连线至凌晨;去年7月15日,五里卡派出所民警覃周旺通过识图软件锁定鹊鸲后,仍坚持护送幼鸟到动物园进行二次核验。这种“双重确认制”,源于柳南警方与柳州市动物园共建的“精准移交”机制:警方完成对困境野生动物的基础救护后,专家通过体态特征、行为模式进行专业研判,确保每只动物都能获得定制化救助。

从龙屯路的红耳鹎到长龙村的画眉鸟,从街头紧急救护到源头生态治理,柳南警方用“秒级响应+全民共治+专业闭环”的三重守护,让工业城区钢筋森林的生命绿洲更加生机勃勃。



柳南动态
《广西法治日报》关注:跨越物种的“生命接力”——解码柳南警方生态警务的守护方程式
来源:精彩柳南 时间:2025-04-18 08:36

4月17日,《广西法治日报》刊发《跨越物种的“生命接力”——解码柳南警方生态警务的守护方程式》。报道了柳南警方创新打造"秒级响应+全民共治+专业闭环"生态警务模式,2024年已成功救助23只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3%线索来自群众报警,通过警民联动构筑起工业城区的生态保护屏障。

2025年4月17日广西法治日报第5版


全文如下:

暮色中,柳州市公安局河西派出所辅警韦王强怀揣受伤的红耳鹎冲向警车;深夜里,五里卡派出所民警刘洪波为灰林鸮幼崽搭建临时庇护所;烈日下,五里卡派出所辅警黄金龙用外套裹住受伤的黑翅长脚鹬疾驰送医……

在柳州工业重镇柳南区,一场场跨越物种的“生命接力”悄然上演。2024年,柳州市公安局柳南分局累计救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3只,其中83%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主动报警。数据背后,是一套融合速度、温度与专业度的生态警务守护方程式。



“秒级响应链”与时间竞速

“每快一秒,生机就多一分。”去年12月16日,河西派出所辅警韦王强在龙屯二区接到群众报警,从发现一只翅膀渗血的红耳鹎到将其安全移交动物园,仅用时30分钟。这得益于柳南警方打造的“三级响应机制”:一级网格员(社区群众)即时上报、二级巡逻警力5分钟到场、三级专业救护通道(警方、动物园)15分钟开启。

一只黑翅鸢在柳邕路获救时,民警通过百度识图功能,快速锁定其保护等级,同步联动柳州市动物园开启救治绿色通道,全程压缩至1小时。

五里卡派出所民警覃周旺用纸箱为脱水鹊鸲幼崽创造微生态环境,“我们虽然不是专业兽医,但必须成为合格的困境野生动物救助‘第一响应人’。”



“全民守护网”护生态安全

去年5月15日,柳南区太阳村镇4名小学生手捧猫头鹰走进太阳村派出所的画面温暖全城。这背后是柳南公安分局“浸润式普法”的成果。在辖区学校开设“生态微课堂”,用“一只画眉鸟的回家路”情景剧教会孩子科学救助野生动物;联合社区制作《野生动物救助指南》动画短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林业、动物保护协会相关账号;建立“警校家”联动机制,将学生救助野生动物的行为纳入“平安校园”积分……柳南警方将生态保护融入日常警务中,激发全民守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如今,顺丰快递员符先生能精准识别黑翅鸢,退休教师杨先生深夜发现灰林鸮会立即报警,长龙村村民主动上交误捕的画眉鸟……去年,柳州市民自主参与救助野生动物情况明显增多,形成“发现即报、遇险即救”的共治格局。



“专业守护环”为生命接力

今年3月30日深夜,五里卡派出所民警刘洪波为了确认灰林鸮品种,与动物园专家视频连线至凌晨;去年7月15日,五里卡派出所民警覃周旺通过识图软件锁定鹊鸲后,仍坚持护送幼鸟到动物园进行二次核验。这种“双重确认制”,源于柳南警方与柳州市动物园共建的“精准移交”机制:警方完成对困境野生动物的基础救护后,专家通过体态特征、行为模式进行专业研判,确保每只动物都能获得定制化救助。

从龙屯路的红耳鹎到长龙村的画眉鸟,从街头紧急救护到源头生态治理,柳南警方用“秒级响应+全民共治+专业闭环”的三重守护,让工业城区钢筋森林的生命绿洲更加生机勃勃。



主办单位:柳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柳南区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柳州市柳南区潭中西路10号柳南区政府元信大楼11楼
电话:0772-3725701 邮箱:lnqfgj@163.com
网站标识码:4502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