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八桂大地春意浓,满城书香润心田。世界读书日期间,广西举办“八桂书香周”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和书友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阅读嘉年华。
今年“八桂书香周”的主题是“书香八桂 桂在阅读”。4月18日上午,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遇见广西好书·2024”入选好书发布活动,广西出版的15本图书入选。它们分为主题出版类、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少儿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在昨日的发布会上,主办单位还举办了赠书活动,助力推广全民阅读。
一本好书就是一扇明窗,推开可感历史的厚度、山河的温度、科学的高度和人性的维度。在此特向广大读者推荐“遇见广西好书·2024”入选好书,让好书成为照进生活的光,让书香浸润每一个角落,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题出版类
《治家:中国人的家教和家风》 李存山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家是每个人的港湾,家教和家风是每个家庭的精神与灵魂,治家就是每个家庭凝聚家教家风、弘扬传统的必修课。于是,这本书就成为了治家课本。它精选了从远古的周公、孔子、孟子到近代的曾国藩、梁启超等20位代表人物的家教和家风,启示着现代的人们,意义非凡而深远。作者挖掘出中国人治家精髓,用讲故事的方式加以普及与升华,呈现出阅读的强大魅力,让每一位读者逐渐走近先贤,倾听他们的心跳,接受他们的能量,在他们思想光辉的潜移默化中,传承发展这一文脉,使它地久天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爱情的样子:最是信仰动人心》作者:黄黎、安跃华、郭英乔,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爱情的样子,哪个最动人?这本书通过讲述二十对革命伉俪的爱情故事,表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红色浪漫与热烈心跳。他们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化作革命者的高尚爱情,揭示了“最是信仰动人心”的思想内涵,展现出令人渴望的爱情模样。书中的故事是鲜为人知的,革命者的青春面孔以及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更是与众不同的,彰显了“爱情从来不只是执手凝望,更是共同奋斗,奔赴同一个远方”的澎湃力量。
人文社科类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作者:王辉,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部依托文物挖掘梳理中华饮食文化史的著作,中华一万年的文化史就是一部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民以食为天”就是生动的写照,不仅直接催生了中华农业文明,而且促进了中华医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学、伦理学的肇始。透过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古代饮食文化图景,各种饮食器具、食物遗存、食品清单、食物图像和饮食场景,我们仿佛置身于古人的日常饮食活动,领略到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智慧之道。
《中国绘画源流》作者:陈履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画历史知识的简读本,介于专业简读与大众读物之间。作者陈履生在内容和写作上有意做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尝试。他坦言,这本书虽是简本,但并不是思想之简,而是对中国画史浩瀚的史料做了精简和取舍。
所谓“源流”,是指中国画从哪来,往哪去?《中国绘画源流》写作材料仍然来源于中国美术史,但叙述的方法和着眼点,却是置笔调于历史长河中,溯流追源。因此,一册在手亦能大抵阅尽中国画演进流变的简略过程与精华所在。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作者:萧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条穿越时空的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文化作者萧易沿着80年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及其同伴走过路线,再次进行一场川康古建筑的巡察,在感受遗存古建筑经受的时间洗礼和沧桑变迁的同时,又从历史照片中领略川康古建筑曾经之美,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和城市,带领我们回望曾经的家园,促使后人保护并延续可贵的文脉。
《关山万重》作者:郎麟,漓江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作者通过实地和书面寻访,从浩若烟海的回忆和史料中,挖掘出上个世纪日军入侵国难当头时,在四川李庄避难的傅斯年、李济、梁思成、梁思永等学贯中西的学者大师们的鲜活往事,写成了这部“南渡题材”的历史回忆录。这些大师们得到李庄人的庇护、关爱和照顾,面对艰难困苦,依然以一己的担当,继绝学,续中华之文脉,开创出中国的现代学术。他们是文化的传承者、开拓者,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是国之瑰宝。全书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史料丰富,故事生动,文字优美,可读性强。具有积极的历史、学术和现代价值。
《巴黎百年小店》作者:孙艺萌,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有些书的内容就是适合用绘本的笔调来表达。比如,记录旅游中各式各样的所见,或对老物件、旧生活的呈现与怀想;这本《巴黎百年小店》,还没翻看这本书,光看书名就希望是个绘本书。
旅法插画师孙艺萌编绘的《巴黎百年小店》即是这样一本有趣味的书。他用了五年时间收集整理的巴黎街头百年小店的介绍与故事,用图文叙述了50家百年老店铺的故事与特色,有文化、美食、日常生活和特别伴手礼四个专题,有手绘的插图,有自己撰写的文字,彼此都给阅读添加了快乐,甚至惊喜。因为这些百年小店铺经营的内容各式各样,叙述起来真是好看有趣,其中还有很多作者的见识和故事,赏阅中充满治愈。
《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作者:陈季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部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度剖析宋朝商业文明何以兴盛的著作,在作者眼中,《清明上河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宋朝商业文明达到的高度,宋朝的坊市空间、商人市民、商贸流通、纸币发明、城市文化、娱乐场所、慈善救济,营造出一个和平的时代、一个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快经济增长和人均财富积累的繁荣时代。只是随着宋朝的灭亡,这个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农耕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的唯一机会消失,导致了商业文明的落幕和农耕文明的强势回归,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文学艺术类
《江如练》作者:任林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一条漓江,千年奔涌,见证山水之灵与人文之韵。作家任林举循着漓江的脉络,从猫儿山的源头一路南下,穿越灵渠的沧桑、桂林的秀美、阳朔的诗意,以动人的笔触,将喀斯特地貌的奇峰秀水、渔火点点的夜色、澄江如练的晨光,一一镌刻成文学的画卷。他不仅写江,更写江畔的人;不仅记录生态治理的壮举,更追问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永恒命题,在164公里的江流间,探寻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江如练》,一部漓江的“生命史”,一曲献给美丽中国的赞歌。
《新声》作者:杨仕芳,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新奇就在于把普通话写得不普通。桂黔交界大山深处乌英苗寨有一群从未走出大山,不知道外面世界的苗族妇女。她们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三代人上夜课,学讲普通话,坚持了1300多天,上了800多节课,终于发出了新声,说出了普通话,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呈现出崭新面貌。作者和被采访者都用第一人称叙事,不但艺术形式新颖,而且更有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写实照片的插入,又增强了作品真实的张力,营造出动人的震撼力和直接的观赏性。
《新声》既写了语言的新发声,也写了苗族妇女的新生活,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耳目一新。
《凤凰飞》作者:温燕霞,漓江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当一封"英雄帖"唤回漂泊在外的游子,凤凰村的命运就此改变。温燕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家三姐妹、严亚宁、张孝哲等新农人返乡创业的鲜活群像。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乡村变迁史,更是一部新农人的成长史诗。作者以多线并行的叙事,将个人情感与时代洪流交织,既有烟火气十足的乡村日常,又有产业转型的宏大叙事。凤凰村的每一次蝶变,都折射出中国乡村的勃勃生机。
《后山开花》作者:余秀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出版
推荐词:
这是诗人余秀华以150余首新作续写她"云里写诗,泥里生活"的赤诚篇章。她的诗仍扎根乡土——纸做的村庄、啜泣的雨水、油菜花田的黄昏,裹挟着泥土与植物最原始的芬芳;她的笔依旧锋利,剖开爱情的热望、生活的阵痛,却让所有苦厄在文字面前成为"配菜"。 《后山开花》,不再只是"小情小爱"的独白,而是历经岁月沉淀后,对生命更深的叩问。
少儿类
《老奶奶捡到了十二只小老虎猫》作者:彭懿 绘者:田宇,接力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在时光的褶皱里,总藏着未被言说的温柔。彭懿与田宇携手创作的这部图画书,以十二只毛茸茸的小老虎猫为纽带,串起老爷爷老奶奶沉默却深情的岁月。从屋檐下的赌气拌嘴,到老虎猫森林里的奇妙相遇,故事在现实与幻想间轻盈跳跃,将中国式家庭的含蓄爱意,化作斑斓的童话画卷。两位作者以匠心装帧这份童真,让每个翻开书页的人,都能触摸到爱的原始模样:它静默如老屋门前的桂花,却芬芳了整条岁月的河流。
《看不见的影子》作者:荆凡,接力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作品以“影子”这一幻想元素,巧妙隐喻了现实生活中儿童面对家庭、学校及生活各种新变化的不安情绪和压力。书中作者对儿童心理特征细微之处的刻画,让小读者及其家长们仿佛经历了小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释放,体现了作者对儿童敏感内心的理解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全书主题积极向上,故事鲜活生动,文字优美细腻,对老师和家长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培养和增强少年儿童化解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作者:木也,绘者:友雅 接力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本用童心编织的爱的絮语,24封信笺,24次心灵的触碰。儿童文学作家木也以清澈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孩子对妈妈最纯真的告白——从躲进打碗花里的小脾气,到“叫卖阳光”的温柔幻想;从对“乖小孩”标准的困惑,到“一直一直喜欢下去”的执着承诺。每一封信,都是一颗晶莹的露珠,折射出成长中的微小哀愁与无限热爱。《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不仅适合孩子阅读,更能唤醒成人心中沉睡的童真。
编者按:八桂大地春意浓,满城书香润心田。世界读书日期间,广西举办“八桂书香周”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和书友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阅读嘉年华。
今年“八桂书香周”的主题是“书香八桂 桂在阅读”。4月18日上午,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遇见广西好书·2024”入选好书发布活动,广西出版的15本图书入选。它们分为主题出版类、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少儿类,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在昨日的发布会上,主办单位还举办了赠书活动,助力推广全民阅读。
一本好书就是一扇明窗,推开可感历史的厚度、山河的温度、科学的高度和人性的维度。在此特向广大读者推荐“遇见广西好书·2024”入选好书,让好书成为照进生活的光,让书香浸润每一个角落,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题出版类
《治家:中国人的家教和家风》 李存山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家是每个人的港湾,家教和家风是每个家庭的精神与灵魂,治家就是每个家庭凝聚家教家风、弘扬传统的必修课。于是,这本书就成为了治家课本。它精选了从远古的周公、孔子、孟子到近代的曾国藩、梁启超等20位代表人物的家教和家风,启示着现代的人们,意义非凡而深远。作者挖掘出中国人治家精髓,用讲故事的方式加以普及与升华,呈现出阅读的强大魅力,让每一位读者逐渐走近先贤,倾听他们的心跳,接受他们的能量,在他们思想光辉的潜移默化中,传承发展这一文脉,使它地久天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爱情的样子:最是信仰动人心》作者:黄黎、安跃华、郭英乔,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爱情的样子,哪个最动人?这本书通过讲述二十对革命伉俪的爱情故事,表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红色浪漫与热烈心跳。他们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化作革命者的高尚爱情,揭示了“最是信仰动人心”的思想内涵,展现出令人渴望的爱情模样。书中的故事是鲜为人知的,革命者的青春面孔以及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更是与众不同的,彰显了“爱情从来不只是执手凝望,更是共同奋斗,奔赴同一个远方”的澎湃力量。
人文社科类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作者:王辉,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部依托文物挖掘梳理中华饮食文化史的著作,中华一万年的文化史就是一部饮食文化的发展史,“民以食为天”就是生动的写照,不仅直接催生了中华农业文明,而且促进了中华医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学、伦理学的肇始。透过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古代饮食文化图景,各种饮食器具、食物遗存、食品清单、食物图像和饮食场景,我们仿佛置身于古人的日常饮食活动,领略到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智慧之道。
《中国绘画源流》作者:陈履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画历史知识的简读本,介于专业简读与大众读物之间。作者陈履生在内容和写作上有意做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尝试。他坦言,这本书虽是简本,但并不是思想之简,而是对中国画史浩瀚的史料做了精简和取舍。
所谓“源流”,是指中国画从哪来,往哪去?《中国绘画源流》写作材料仍然来源于中国美术史,但叙述的方法和着眼点,却是置笔调于历史长河中,溯流追源。因此,一册在手亦能大抵阅尽中国画演进流变的简略过程与精华所在。
《漫长的调查:重走营造学社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作者:萧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条穿越时空的川康古建筑调查之路,文化作者萧易沿着80年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及其同伴走过路线,再次进行一场川康古建筑的巡察,在感受遗存古建筑经受的时间洗礼和沧桑变迁的同时,又从历史照片中领略川康古建筑曾经之美,那些崖墓、汉阙、建筑和城市,带领我们回望曾经的家园,促使后人保护并延续可贵的文脉。
《关山万重》作者:郎麟,漓江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作者通过实地和书面寻访,从浩若烟海的回忆和史料中,挖掘出上个世纪日军入侵国难当头时,在四川李庄避难的傅斯年、李济、梁思成、梁思永等学贯中西的学者大师们的鲜活往事,写成了这部“南渡题材”的历史回忆录。这些大师们得到李庄人的庇护、关爱和照顾,面对艰难困苦,依然以一己的担当,继绝学,续中华之文脉,开创出中国的现代学术。他们是文化的传承者、开拓者,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是国之瑰宝。全书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史料丰富,故事生动,文字优美,可读性强。具有积极的历史、学术和现代价值。
《巴黎百年小店》作者:孙艺萌,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有些书的内容就是适合用绘本的笔调来表达。比如,记录旅游中各式各样的所见,或对老物件、旧生活的呈现与怀想;这本《巴黎百年小店》,还没翻看这本书,光看书名就希望是个绘本书。
旅法插画师孙艺萌编绘的《巴黎百年小店》即是这样一本有趣味的书。他用了五年时间收集整理的巴黎街头百年小店的介绍与故事,用图文叙述了50家百年老店铺的故事与特色,有文化、美食、日常生活和特别伴手礼四个专题,有手绘的插图,有自己撰写的文字,彼此都给阅读添加了快乐,甚至惊喜。因为这些百年小店铺经营的内容各式各样,叙述起来真是好看有趣,其中还有很多作者的见识和故事,赏阅中充满治愈。
《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作者:陈季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部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度剖析宋朝商业文明何以兴盛的著作,在作者眼中,《清明上河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宋朝商业文明达到的高度,宋朝的坊市空间、商人市民、商贸流通、纸币发明、城市文化、娱乐场所、慈善救济,营造出一个和平的时代、一个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快经济增长和人均财富积累的繁荣时代。只是随着宋朝的灭亡,这个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农耕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的唯一机会消失,导致了商业文明的落幕和农耕文明的强势回归,见证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文学艺术类
《江如练》作者:任林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一条漓江,千年奔涌,见证山水之灵与人文之韵。作家任林举循着漓江的脉络,从猫儿山的源头一路南下,穿越灵渠的沧桑、桂林的秀美、阳朔的诗意,以动人的笔触,将喀斯特地貌的奇峰秀水、渔火点点的夜色、澄江如练的晨光,一一镌刻成文学的画卷。他不仅写江,更写江畔的人;不仅记录生态治理的壮举,更追问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永恒命题,在164公里的江流间,探寻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江如练》,一部漓江的“生命史”,一曲献给美丽中国的赞歌。
《新声》作者:杨仕芳,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新奇就在于把普通话写得不普通。桂黔交界大山深处乌英苗寨有一群从未走出大山,不知道外面世界的苗族妇女。她们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三代人上夜课,学讲普通话,坚持了1300多天,上了800多节课,终于发出了新声,说出了普通话,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呈现出崭新面貌。作者和被采访者都用第一人称叙事,不但艺术形式新颖,而且更有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写实照片的插入,又增强了作品真实的张力,营造出动人的震撼力和直接的观赏性。
《新声》既写了语言的新发声,也写了苗族妇女的新生活,给读者带来了审美的耳目一新。
《凤凰飞》作者:温燕霞,漓江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当一封"英雄帖"唤回漂泊在外的游子,凤凰村的命运就此改变。温燕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家三姐妹、严亚宁、张孝哲等新农人返乡创业的鲜活群像。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乡村变迁史,更是一部新农人的成长史诗。作者以多线并行的叙事,将个人情感与时代洪流交织,既有烟火气十足的乡村日常,又有产业转型的宏大叙事。凤凰村的每一次蝶变,都折射出中国乡村的勃勃生机。
《后山开花》作者:余秀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出版
推荐词:
这是诗人余秀华以150余首新作续写她"云里写诗,泥里生活"的赤诚篇章。她的诗仍扎根乡土——纸做的村庄、啜泣的雨水、油菜花田的黄昏,裹挟着泥土与植物最原始的芬芳;她的笔依旧锋利,剖开爱情的热望、生活的阵痛,却让所有苦厄在文字面前成为"配菜"。 《后山开花》,不再只是"小情小爱"的独白,而是历经岁月沉淀后,对生命更深的叩问。
少儿类
《老奶奶捡到了十二只小老虎猫》作者:彭懿 绘者:田宇,接力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在时光的褶皱里,总藏着未被言说的温柔。彭懿与田宇携手创作的这部图画书,以十二只毛茸茸的小老虎猫为纽带,串起老爷爷老奶奶沉默却深情的岁月。从屋檐下的赌气拌嘴,到老虎猫森林里的奇妙相遇,故事在现实与幻想间轻盈跳跃,将中国式家庭的含蓄爱意,化作斑斓的童话画卷。两位作者以匠心装帧这份童真,让每个翻开书页的人,都能触摸到爱的原始模样:它静默如老屋门前的桂花,却芬芳了整条岁月的河流。
《看不见的影子》作者:荆凡,接力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作品以“影子”这一幻想元素,巧妙隐喻了现实生活中儿童面对家庭、学校及生活各种新变化的不安情绪和压力。书中作者对儿童心理特征细微之处的刻画,让小读者及其家长们仿佛经历了小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释放,体现了作者对儿童敏感内心的理解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全书主题积极向上,故事鲜活生动,文字优美细腻,对老师和家长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培养和增强少年儿童化解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作者:木也,绘者:友雅 接力出版社出版
推荐词:
这是一本用童心编织的爱的絮语,24封信笺,24次心灵的触碰。儿童文学作家木也以清澈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孩子对妈妈最纯真的告白——从躲进打碗花里的小脾气,到“叫卖阳光”的温柔幻想;从对“乖小孩”标准的困惑,到“一直一直喜欢下去”的执着承诺。每一封信,都是一颗晶莹的露珠,折射出成长中的微小哀愁与无限热爱。《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不仅适合孩子阅读,更能唤醒成人心中沉睡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