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流山镇一场“戏曲进乡村”文艺汇演活动中,村级移风易俗宣讲员用壮语方言开展主题为《移风易俗树新风 共建文明新家园》的宣讲。当宣讲员提到广荣村韦大哥家通过丧事简办省下1.2万元时,现场响起惊叹声,村民们纷纷点头:“原来真能省这么多!”从观望到共鸣,破旧立新的文明理念正悄然浸润群众心田。
直面陋习之困,找准改革切口
传统白事在流山镇曾面临流程繁琐、耗时费力的困境。一场丧事往往持续3至4天,仅“做法事”环节便需2至3天,不仅耗费巨大,更给事主家庭带来沉重身心负担。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白事操办负担较重”问题,流山镇将“简化流程、减轻负担”作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作用,通过规范流程、限定规模、强化监督宣教,有效革除陈规陋习,让“文明节俭办丧”在乡村蔚然成风。
流山镇新隆村的移风易俗宣教阵地(芦晓峰 摄)
“五个统一”立新规,移风易俗见实效
流山镇组织各村召开群众会议、村民小组会,因地制宜制定并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统一操办规模、统一宴席标准、统一服务队伍、统一礼金上限、统一监督管理,村民逐步形成共识:白宴不超过15桌、举办天数不超过2天,每桌宴席标准不超过500元、随礼最高不超过200元等。依托村红白理事会成立红白事志愿服务队,负责统筹操办村中红白事,更是减轻了村民负担。
流山镇正兰村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孝老爱亲 厚养薄葬”主题宣教活动
流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在村民家门口宣讲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
这一系列规范化举措,有效破解白事浪费难题,遏制大操大办之风。“以前村里办白事,法事一做三五天,花钱多、人也累。现在好了,一两天就能办妥。”大石村村民兰大哥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
多维矩阵齐发力,文明理念入人心
创新宣传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全方位推动移风易俗宣传。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以图文视频展现改革成效与惠民实效;线下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宣讲,用身边案例帮群众算好“经济账”“时间账”“人情账”。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主题宣讲,在文体活动中融入移风易俗内容,并在清明、中元等节点倡导鲜花祭祀、家庭追思等文明新风尚。
流山镇组织开展“两市四地”团结杯篮球比赛(芦晓峰 摄)
“以前觉得移风易俗是大道理,现在看场表演、打个篮球都能学到知识,白事简办的好处一下就明白了。”村民韦大姐笑着说,“连我家小孙子都知道‘铺张浪费不体面’了!”文明新风已悄然融入日常生活点滴。
近日,在流山镇一场“戏曲进乡村”文艺汇演活动中,村级移风易俗宣讲员用壮语方言开展主题为《移风易俗树新风 共建文明新家园》的宣讲。当宣讲员提到广荣村韦大哥家通过丧事简办省下1.2万元时,现场响起惊叹声,村民们纷纷点头:“原来真能省这么多!”从观望到共鸣,破旧立新的文明理念正悄然浸润群众心田。
直面陋习之困,找准改革切口
传统白事在流山镇曾面临流程繁琐、耗时费力的困境。一场丧事往往持续3至4天,仅“做法事”环节便需2至3天,不仅耗费巨大,更给事主家庭带来沉重身心负担。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白事操办负担较重”问题,流山镇将“简化流程、减轻负担”作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作用,通过规范流程、限定规模、强化监督宣教,有效革除陈规陋习,让“文明节俭办丧”在乡村蔚然成风。
流山镇新隆村的移风易俗宣教阵地(芦晓峰 摄)
“五个统一”立新规,移风易俗见实效
流山镇组织各村召开群众会议、村民小组会,因地制宜制定并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统一操办规模、统一宴席标准、统一服务队伍、统一礼金上限、统一监督管理,村民逐步形成共识:白宴不超过15桌、举办天数不超过2天,每桌宴席标准不超过500元、随礼最高不超过200元等。依托村红白理事会成立红白事志愿服务队,负责统筹操办村中红白事,更是减轻了村民负担。
流山镇正兰村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孝老爱亲 厚养薄葬”主题宣教活动
流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在村民家门口宣讲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
这一系列规范化举措,有效破解白事浪费难题,遏制大操大办之风。“以前村里办白事,法事一做三五天,花钱多、人也累。现在好了,一两天就能办妥。”大石村村民兰大哥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心声。
多维矩阵齐发力,文明理念入人心
创新宣传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全方位推动移风易俗宣传。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以图文视频展现改革成效与惠民实效;线下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宣讲,用身边案例帮群众算好“经济账”“时间账”“人情账”。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主题宣讲,在文体活动中融入移风易俗内容,并在清明、中元等节点倡导鲜花祭祀、家庭追思等文明新风尚。
流山镇组织开展“两市四地”团结杯篮球比赛(芦晓峰 摄)
“以前觉得移风易俗是大道理,现在看场表演、打个篮球都能学到知识,白事简办的好处一下就明白了。”村民韦大姐笑着说,“连我家小孙子都知道‘铺张浪费不体面’了!”文明新风已悄然融入日常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