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区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 柳南区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2019-12-31 09:02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业农村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为目标,继续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继续实施产业扶贫、“安全人饮”工程,深入开展养殖产业和渔业综合整治,确保实现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2019年主要工作成效及亮点

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8.82万亩,完成全年目标的98.55%,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蔬菜播种面积5.60万亩(含复种),预计产量10.1万吨,水果产量1.23万吨;糖料蔗种植面积56699.37亩,完成农业订单签订4332份,合同备案4332份,涉及农户4537户,上级下达任务55000亩,完成达103.09%。肉类总产量4654吨;水产品产量2168吨。生猪出栏7.416万头;家禽出栏123.468万羽,禽蛋产量8950吨。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2.农机工作。2019年9月底,农机购置补贴完成补贴资金36.5万元,预计11月底完成41.5万元,完成103%。完成甘蔗机收7364吨,甘蔗深耕深松1206亩。完成水稻机收27000亩。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举全力打造柳南区国家(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是扎实推进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目前完成豆角种植面积1500亩(含复种);新种竹4500亩,实现辖区种竹面积8800亩;完成螺蛳粉养殖面积1800亩;水稻示范基地面积5000亩。二是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产业园建设规划编制已完成。园区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3条路主干道,其中7号路、11号路已竣工,4号路完成工程量30%。百乐村竹笋基地产业道路基本完工。绿柳路北段路网具备通车能力,预计月底完工。凤山大米基地水渠已完成设计,待晚稻收割后可进场施工。三个乡镇原材料基地基建项目陆续推进中。三是大力提高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在太阳村镇山湾村蔬菜基地搭建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二期正在招标中。洛满镇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基地杀虫灯已安装完毕。四是加快中央资金使用支付进度。产业园各责任单位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截至10月31日5700万中央资金使用率达到30%,预计11月上旬可达到85%,11月-12月迎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检查及认定。

2.强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制定2019年柳南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实施方案,开展柳南区金色太阳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提质升级工作,新建现代化温室栽培展示大棚3872㎡,引入岩棉、椰糠、水培等蔬菜无土栽培新材料和新的栽培设施及新栽培技术等;新建自动化育苗中心2000㎡,安装潮汐育苗设施,配备自动育苗生产线,长期育苗供应示范区蔬菜基地;建成含智能微气象站、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数据的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乡级示范园——柳南区流山桑蚕示范园,桑园面积近19652亩,规划改建小蚕共育室800,新建标准化大蚕房示范面积2000㎡、蚕茧收烘房500㎡,新建蚕茧加工区23亩,年计划产生丝100;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创建太阳村镇桐村豆角基地、四合稻螺基地、流山镇正兰村优质稻基地等村级示范点8个。

3.抓好水利建设及河长制工作。一是抓好水利应急工程实施。投资80.8万元,完成柳南区门头村水车屯水毁应急护岸工程,保护农田面积约70亩。二是紧密结合区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力度。三是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四是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及时调整河长名单,加强巡河。

4.抓好农产品加工工作。积极实施农产品初加工研发与螺蛳粉产业孵化园建设,大力发展退桉改竹,太阳村镇、洛满镇高兴村依托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打造螺蛳粉原材料初加工集聚区,建设竹笋基地3个。已形成《柳南区螺蛳粉加工集聚区工作方案》,米粉厂已投产、鹌鹑蛋厂装修中。已建成标准厂房 8.1万平方米,引进螺蛳粉生产企业14家,可日产预包装螺蛳粉15万袋。

5.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强化执法监管,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水产苗种、农膜等农资打假专项治理,针对农资经营、农产品产地等重点区域。有计划、分步骤、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各项工作,全年无假劣事件发生,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增扩大,农资产品质量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全年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样检测样品数2544个,合格率99.9%。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农资专项整治活动3次,开展蔬菜生产基地的农药使用情况检查3次。发放整改通知书2份,责令农产品生产企业、农资销售点按照规定完善台账资料。

6.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一是落实耕地力保护补贴2019年耕地力保护补贴涉及3个乡镇和1个涉农街道办事处,符合补贴条件农户16317户,补贴面积共计104147.18亩。本年度上级下达我区2019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29.14万元,经测算补贴标准为89.21元/亩,补贴资金共计929.1万元,补贴资金已完成发放。二是大力实施财政支农项目。组织辖区内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市级财政支农项目。已获得市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种植业、养殖业)290.47万元,其中扶持柑桔产业健康发展资金280.6万元。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成,待验收。

7.多措并举,牵头产业扶贫,加大低收入户帮扶力度

2019年是我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攻坚年。我局做为扶贫产业开发专责小组牵头单位,按照《柳南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组织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目前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77.868万元,惠及7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5+2特色产业覆盖率91.09%。聚焦“5+2”、“3+1”特色产业需求,采取室内授课、实地讲解、异地观摩交流、专家指导等形式,培训内容覆盖到贫困户发展的全部特色产业、每个特色产业的整个生产周期以及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各个方面。2019年共开展产业扶贫春季大培训(豆角培训、田螺人工养殖培训、竹鼠养殖培训、优质稻培训、竹笋培训等)9期,培训431人次。以“‘六个一批’帮扶措施”为工作主线,以促进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为基本准则,以现有低收入农户越线达标为目标,不断加大帮扶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2019年 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相比,农业农村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离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不少距离。主要是:

(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业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三产融合度不高,特色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缺少建设用地指标,在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时受到用地制约。原材料示范基地位置较分散、合作社带动能力较弱、“三品一标”面积仍较小。

(三)农村资源要素外流严重。农村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大量外流,农村空壳化、人口老龄化、农户兼业化、村集体经济弱化加剧。农业企业用地、环保瓶颈突出。科技支撑乏力,生态型、循环型农业发展任重道远,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四)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突出。农业龙头企业等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缺乏典型示范和推广。

三、2020年工作计划

()重点推进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2019年底将迎来产业园初期考评,为此,我们将积极发挥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快中央资金支付进度力争11月上旬支付率达到80%以上,并完成考评细则要求的材料搜集、整理工作。二是持续推进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补贴,加快完善生产性基础设施配套,提前谋划2020年产业发展工作,力争竹笋面积达到万亩以上。三是加快产业融合项目实施进度。推进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农业数字化试点建设,加大对产业园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二)继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加快流山镇桑蚕基地创乡级示范园建设;村级示范点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在太阳村镇桐村及四合村、流山镇正兰村等贫困村启动村级示范点创建,示范点主导产业选择要与脱贫攻坚“5+2”“3+1”特色产业以及产业扶贫工作相结合,创建出真正对当地产业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点,带动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三)完成各级财政支农项目。

一是做好财政支农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督促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完成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做好2020年项目申报工作,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加工、贷款贴息、种植业、养殖业等内容,重点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和螺蛳粉原料加工基地的农产品加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区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提档升级。

(四)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

按照监管计划的具体安排,完成全年实验室检测任务,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加大监测覆盖面,全面掌我区控农产品质量状况。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日常巡查监管,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督促企业完善进货、生产、销售记录等台账,切实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宣传培训。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指导,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坚决遏制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基层监督检测人员和农业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水平,并指导企业顺利开展自检工作。

(五)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收尾工作

2020年,是我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收官之年,按照工作计划,我局协调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全力确保低收入农户全部达标。在继续落实“六个一批”帮扶举措基础上,转变工作思路,向“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转变,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农户在“住房、医疗、教育”方面的帮扶力度,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幸福感、获得感”。

(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扩大林下经济、竹笋种植规模、高效果园,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建立农户+合作社、实体销售+电商双管齐下销售体系,有效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改造农业设施及附属设施用于新品种试验示范及育种科研等工作。

  

回顾不平凡的2019年,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即将到来的2020年,我局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作为重点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第一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思维,有序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加快新一轮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柳南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1231日


×
×
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
柳南区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柳南区农业农村局 时间:2019-12-31 09:02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业农村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为目标,继续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继续实施产业扶贫、“安全人饮”工程,深入开展养殖产业和渔业综合整治,确保实现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2019年主要工作成效及亮点

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8.82万亩,完成全年目标的98.55%,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蔬菜播种面积5.60万亩(含复种),预计产量10.1万吨,水果产量1.23万吨;糖料蔗种植面积56699.37亩,完成农业订单签订4332份,合同备案4332份,涉及农户4537户,上级下达任务55000亩,完成达103.09%。肉类总产量4654吨;水产品产量2168吨。生猪出栏7.416万头;家禽出栏123.468万羽,禽蛋产量8950吨。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2.农机工作。2019年9月底,农机购置补贴完成补贴资金36.5万元,预计11月底完成41.5万元,完成103%。完成甘蔗机收7364吨,甘蔗深耕深松1206亩。完成水稻机收27000亩。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举全力打造柳南区国家(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是扎实推进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目前完成豆角种植面积1500亩(含复种);新种竹4500亩,实现辖区种竹面积8800亩;完成螺蛳粉养殖面积1800亩;水稻示范基地面积5000亩。二是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产业园建设规划编制已完成。园区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3条路主干道,其中7号路、11号路已竣工,4号路完成工程量30%。百乐村竹笋基地产业道路基本完工。绿柳路北段路网具备通车能力,预计月底完工。凤山大米基地水渠已完成设计,待晚稻收割后可进场施工。三个乡镇原材料基地基建项目陆续推进中。三是大力提高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在太阳村镇山湾村蔬菜基地搭建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一期项目已完成,二期正在招标中。洛满镇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基地杀虫灯已安装完毕。四是加快中央资金使用支付进度。产业园各责任单位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截至10月31日5700万中央资金使用率达到30%,预计11月上旬可达到85%,11月-12月迎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检查及认定。

2.强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制定2019年柳南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实施方案,开展柳南区金色太阳现代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提质升级工作,新建现代化温室栽培展示大棚3872㎡,引入岩棉、椰糠、水培等蔬菜无土栽培新材料和新的栽培设施及新栽培技术等;新建自动化育苗中心2000㎡,安装潮汐育苗设施,配备自动育苗生产线,长期育苗供应示范区蔬菜基地;建成含智能微气象站、土壤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数据的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乡级示范园——柳南区流山桑蚕示范园,桑园面积近19652亩,规划改建小蚕共育室800,新建标准化大蚕房示范面积2000㎡、蚕茧收烘房500㎡,新建蚕茧加工区23亩,年计划产生丝100;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创建太阳村镇桐村豆角基地、四合稻螺基地、流山镇正兰村优质稻基地等村级示范点8个。

3.抓好水利建设及河长制工作。一是抓好水利应急工程实施。投资80.8万元,完成柳南区门头村水车屯水毁应急护岸工程,保护农田面积约70亩。二是紧密结合区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力度。三是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四是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及时调整河长名单,加强巡河。

4.抓好农产品加工工作。积极实施农产品初加工研发与螺蛳粉产业孵化园建设,大力发展退桉改竹,太阳村镇、洛满镇高兴村依托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打造螺蛳粉原材料初加工集聚区,建设竹笋基地3个。已形成《柳南区螺蛳粉加工集聚区工作方案》,米粉厂已投产、鹌鹑蛋厂装修中。已建成标准厂房 8.1万平方米,引进螺蛳粉生产企业14家,可日产预包装螺蛳粉15万袋。

5.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强化执法监管,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水产苗种、农膜等农资打假专项治理,针对农资经营、农产品产地等重点区域。有计划、分步骤、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各项工作,全年无假劣事件发生,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增扩大,农资产品质量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全年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样检测样品数2544个,合格率99.9%。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农资专项整治活动3次,开展蔬菜生产基地的农药使用情况检查3次。发放整改通知书2份,责令农产品生产企业、农资销售点按照规定完善台账资料。

6.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一是落实耕地力保护补贴2019年耕地力保护补贴涉及3个乡镇和1个涉农街道办事处,符合补贴条件农户16317户,补贴面积共计104147.18亩。本年度上级下达我区2019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29.14万元,经测算补贴标准为89.21元/亩,补贴资金共计929.1万元,补贴资金已完成发放。二是大力实施财政支农项目。组织辖区内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市级财政支农项目。已获得市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种植业、养殖业)290.47万元,其中扶持柑桔产业健康发展资金280.6万元。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成,待验收。

7.多措并举,牵头产业扶贫,加大低收入户帮扶力度

2019年是我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攻坚年。我局做为扶贫产业开发专责小组牵头单位,按照《柳南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组织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目前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77.868万元,惠及7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5+2特色产业覆盖率91.09%。聚焦“5+2”、“3+1”特色产业需求,采取室内授课、实地讲解、异地观摩交流、专家指导等形式,培训内容覆盖到贫困户发展的全部特色产业、每个特色产业的整个生产周期以及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各个方面。2019年共开展产业扶贫春季大培训(豆角培训、田螺人工养殖培训、竹鼠养殖培训、优质稻培训、竹笋培训等)9期,培训431人次。以“‘六个一批’帮扶措施”为工作主线,以促进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为基本准则,以现有低收入农户越线达标为目标,不断加大帮扶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2019年 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相比,农业农村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离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不少距离。主要是:

(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业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三产融合度不高,特色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缺少建设用地指标,在产业园进行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时受到用地制约。原材料示范基地位置较分散、合作社带动能力较弱、“三品一标”面积仍较小。

(三)农村资源要素外流严重。农村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大量外流,农村空壳化、人口老龄化、农户兼业化、村集体经济弱化加剧。农业企业用地、环保瓶颈突出。科技支撑乏力,生态型、循环型农业发展任重道远,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四)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突出。农业龙头企业等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缺乏典型示范和推广。

三、2020年工作计划

()重点推进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2019年底将迎来产业园初期考评,为此,我们将积极发挥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快中央资金支付进度力争11月上旬支付率达到80%以上,并完成考评细则要求的材料搜集、整理工作。二是持续推进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补贴,加快完善生产性基础设施配套,提前谋划2020年产业发展工作,力争竹笋面积达到万亩以上。三是加快产业融合项目实施进度。推进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农业数字化试点建设,加大对产业园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二)继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加快流山镇桑蚕基地创乡级示范园建设;村级示范点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在太阳村镇桐村及四合村、流山镇正兰村等贫困村启动村级示范点创建,示范点主导产业选择要与脱贫攻坚“5+2”“3+1”特色产业以及产业扶贫工作相结合,创建出真正对当地产业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点,带动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三)完成各级财政支农项目。

一是做好财政支农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督促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完成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和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做好2020年项目申报工作,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加工、贷款贴息、种植业、养殖业等内容,重点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和螺蛳粉原料加工基地的农产品加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区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提档升级。

(四)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

按照监管计划的具体安排,完成全年实验室检测任务,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加大监测覆盖面,全面掌我区控农产品质量状况。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日常巡查监管,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督促企业完善进货、生产、销售记录等台账,切实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宣传培训。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指导,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坚决遏制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基层监督检测人员和农业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水平,并指导企业顺利开展自检工作。

(五)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收尾工作

2020年,是我区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的收官之年,按照工作计划,我局协调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全力确保低收入农户全部达标。在继续落实“六个一批”帮扶举措基础上,转变工作思路,向“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转变,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农户在“住房、医疗、教育”方面的帮扶力度,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幸福感、获得感”。

(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扩大林下经济、竹笋种植规模、高效果园,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建立农户+合作社、实体销售+电商双管齐下销售体系,有效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改造农业设施及附属设施用于新品种试验示范及育种科研等工作。

  

回顾不平凡的2019年,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即将到来的2020年,我局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把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作为重点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第一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思维,有序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加快新一轮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柳南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1231日

主办单位:柳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柳南区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柳州市柳南区潭中西路10号柳南区政府元信大楼11楼
电话:0772-3725701 邮箱:lnqfgj@163.com
网站标识码:4502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