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夏至:舌尖上的美食,足尖上的节气
6月21日是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夏至意味着炎热盛夏的到来。在这一天,小读者们通过读绘本的形式认识夏至,走进夏至。
来自竹鹅小学“吴蓉姐姐读故事”阅读推广团队的朱夏玲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绘本阅读课——《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夏至。
朱朱老师首先跟大家简单温习了中国二十四个节气、夏至的基本知识、绘本包含哪些结构等等,接着进入今天的绘本主题:夏至,要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看到老师展示的各种面食,小朋友们更来劲了,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跟着朱朱老师一起领略了舌尖上的节气美食和足尖上的节气新疆。
夏至这天北半球全年白昼最长。夏至过后,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很快。夏至绘本主人公贝儿一家来到了新疆,品尝了各种水果和美食,葡萄、哈密瓜、拉条子、羊肉串……欣赏了各处的风景,土鲁番的火焰山好热,坎儿井真凉快,还有美丽的艾丁湖和古老的交河故城,都让贝儿一家流连忘返。
活动过程中,朱朱老师不断激发大家动脑筋进行思考,抛出各种有趣的问题,比如:火焰山有多热?夏至三候是什么?坎儿井为什么是一种特别的建筑?艾丁湖为什么叫月光湖?海市蜃楼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绘本里,以此引导小读者们认真仔细反复阅读,不错过每一个知识。
最后,孩子们还学习了朗朗上口的《夏至九九歌》,至此,活动圆满结束。
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分为春夏篇和秋冬篇,绘本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通过贝儿和家人的旅行故事,展现了中国24个城市和乡村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融合了有关节气的知识、文化历史故事、重要的农事劳动、有趣的民俗活动,时令饮食与养生,带领读者不仅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也走遍祖国大好河山,领略舌尖上的中国,足尖上的节气,从书本走进生活,拥抱大自然。